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研工业印记,译青春红韵——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七十六载薪火传承,千秋伟业奋斗有我”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10 关注:

来源: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触摸工业印记,绽放青春红韵”研学团

       近日,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触摸工业印记,绽放青春红韵”研学团走进中国工业博物馆,开展了“研工业印记,译青春红韵—爱国主义工业研讲”爱国主义实践主题专项活动。此次活动以“青春向党”为核心,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青年学生践行党的宗旨,展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彰显青春向党的坚定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强调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党的未来和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青年工作倾注大量心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此背景下,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助力青年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团队成员合影

       中国工业博物馆是展示中国工业发展历程的重要平台,承载着丰富工业文化和红色基因。沈阳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城市,有着辉煌工业历史。此次研学团走进博物馆,旨在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工业文明魅力,弘扬老工业基地奋斗自强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

       活动中,同学们以饱满热情投入研学调查,深入场馆,以沉浸式学习方式探寻中国工业发展脉络。他们先后参观通史馆、机床馆、铸造馆等展馆,透过珍贵文物、历史照片和影像资料,了解中国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艰辛历程。在通史馆,同学们领略了中国古代手工业辉煌及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深切感受到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机床馆内,先进机床设备让同学们震撼,见证了中国制造业的进步。铸造馆中,精美的工艺品展现了传统铸造工艺的精湛技艺与现代铸造技术的重要性。

团队成员正在参观

       研学过程中,同学们还关注到沈阳老工业基地的红色基因。新中国成立初期,无数产业工人在党的领导下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奉献青春汗水,其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成为宝贵财富。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聆听讲解,了解到许多感人故事,深刻理解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

       同学们将书本知识与实地所见相结合,不仅加深了对工业知识的理解,更强化了对国家工业文明的心理认同。他们表示,要学习老一辈产业工人精神,为国家工业发展贡献力量。

       研学结束后,同学们开展志愿讲解服务,这是他们回馈社会、展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环节。同学们精心制作了涵盖展馆介绍、展品解读及工业红色文化故事的宣传手册,并深入研究展品历史文化,练习讲解技巧。讲解时,针对不同游客群体,同学们提供差异化服务:为老年游客讲述沧桑故事;与中年游客探讨工业精神传承意义;为青少年儿童设计趣味互动讲解,通过播放动画、知识问答、手工制作等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了解工业文化。

团队聆听小讲解员讲解

       通过同学们的努力,场馆叙事得以丰富,游览者的情境代入感与文化感知度显著提升,工业红色文化焕发新活力。同学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和风采,不少同学还因此坚定了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

       此次爱国主义实践专项活动成效显著。对同学们而言,不仅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更深刻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增强了青春向党的信念,锻炼了沟通、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同时也起到了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对学校而言,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有益尝试,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丰富了育人模式,有助于培养更多时代新人。

       同学们回顾活动过程,收获满满、感悟颇深。他们认识到,青春只有与党和国家事业紧密相连才能绽放光彩。作为新时代青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厚植家国情怀,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将青春向党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团队成员进行展览解说

       此次活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之际,为青年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和社会实践课,为传承和弘扬中国工业文化、红色文化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相信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指引下,会有更多青年学生投身实践,谱写美好未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