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让酸柠檬带来甜日子:一场关于白羊镇产业和发展的深度对话

发布时间:2025-08-08 关注:

来源:重庆外语外事学院英语学院“万”“项”更新齐振兴实践团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1月18日春节前夕的视频连线中,对基层干部群众的关怀尤为深切,他强调:“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鼓励大家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乡村振兴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一起迈向共同富裕,生活越过越红火。”为响应这一号召,2025年7月16日至17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英语学院“万”“项”更新齐振兴实践团走进万州区白羊镇,深入调研白羊镇柠檬基地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蓝图,积极贡献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白羊镇柠檬产业:政府领导擎画柠檬发展蓝图
  白羊镇位于重庆万州东部,青柠年产量占全国青柠产量的85%,被誉为“中国青柠檬第一镇”。得此荣誉原因有三:白羊镇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这里的柠檬品质上乘,产量丰富;当地政府整合17个村集体经济组织资源成立了2家强村公司,用市场化方式盘活农村集体资金与资产;党建引领助力产业发展,政府成立柠檬产业发展办,引导农户从“单家独户”,逐渐走向“规模化、标准化”,同时村镇干部、党员也率先参与柠檬产业发展。柠檬产业不仅推动当地经济繁荣,也让白羊镇成为了重庆乃至全国农业特色小镇的典范。
  图为实践团与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沟通。“万”“项”更新齐振兴实践团 供图
  7月16日,实践团成员抵达白羊镇人民政府,与政府领导班子开展座谈会,相互交流沟通了整体实施方案与计划。交谈中白羊镇党委副书记郑书记、刘副镇长共同强调在后续工作中需重点围绕“中国青柠檬第一镇、成立联合党委、两家强村公司”三个大方面开展。
  图为实践团倾听刘副镇长介绍柠檬产品。“万”“项”更新齐振兴实践团 供图
  产业链视角:看小柠檬如何撬动大产业
  实践团跟随村镇建设服务中心魏主任来到绿意盎然的柠檬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柠檬树挂满饱满果实,实践团成员现场了解了科学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大家穿梭在果园中,拍摄柠檬果园的宣传视频,观察果实生长状态,询问生态种植模式,对“从枝头到舌尖”的全链条安全管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图为种植园内的柠檬。“万”“项”更新齐振兴实践团 供图
  7月17日,实践团的脚步踏向了充满清香的柠檬产业链一线。首站抵达的柠檬冻库内,低温环境下的冻库是为八月即将采摘的柠檬做准备,魏主任详细介绍了从采摘后预冷、分级到冷链保鲜的全过程,让实践团成员直观了解到如何靠科技给柠檬“保鲜锁营养”。包装套袋库的自动化流水线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从筛选、套袋到贴标,每一颗柠檬都经过精细处理,既保障了运输过程中的良好品相,也通过标准化包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成员们仔细观察了套袋包装的流程并学习到了套袋包装是为防止病虫害,深刻体会到产业链中“细节决定品质”的真谛。
  图为实践团成员去到柠檬冻库交流探讨。“万”“项”更新齐振兴实践团 供图
  随后,实践团来到了重庆郭乙果业有限公司,开启了一场“小柠檬”与“大产业”的深度对话。“一颗柠檬从枝头到货架,要经过多道品控工序。”企业负责人一边向实践团介绍,一边带领实践团走进整洁的生产车间。车间内大型传输带在眼前展开,不同作业分区排列有序。无菌车间里的灯光明亮柔和,每一个环节都透着标准化生产的严谨。产业链的延伸,让柠檬的价值在深加工中持续放大。
  如今,98座保鲜冷冻库、12条初加工生产线构建起“全年供应、错季销售”的供应链体系;柠檬酒、柠檬汁、柠檬干等深加工产品突破鲜果局限,成为市场新宠。更值得瞩目的是,“万州柠檬”斩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不仅畅销北上广等国内一线城市,更走出国门远销俄罗斯。从不起眼的小作物到年产值超亿元的支柱产业,白羊镇以“产业化联合体”思维,书写了“小柠檬”撬动“大振兴”的时代答卷。
  图为企业负责人带领实践团参观生产设备。“万”“项”更新齐振兴实践团 供图
  白羊镇在党建引领下,不断优化柠檬产业发展模式,持续完善产业链条,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推动柠檬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大的动力。相信在各方力量的共同推动下,白羊镇的柠檬产业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明天,不断通往民生保障路、百姓致富路、乡村幸福路。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