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西安工业大学“青衿聚力,民族团结促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宁夏博物馆,开展以“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融”为主题的参观学习活动,探寻历史足迹,感受多元文化交融的深厚底蕴。
图1实践队队员在博物馆大厅
宁夏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历史悠久,从四万年前的水洞沟旧石器文化起步,可谓源远流长。根据一楼大厅的导览图,实践队队员依次走进“朔色长天——宁夏通史陈列”、“红旗漫卷——宁夏革命文物展”、“丝路重镇·民族交融”等主题展厅,沿着历史的脉络,感受这片土地上各民族共同书写的发展篇章。在“朔色长天”展厅,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如旧石器时代的水洞沟遗址石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等,展现了宁夏早期人类文明的曙光。实践队队员驻足于贺兰山岩画展区,那些刻画在岩石上的神秘符号,不仅是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写照,更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见证。
图2贺兰山太阳神岩画
在“丝路重镇·民族交融”展区,驼铃悠扬的丝绸之路场景复原了精美的回族刺绣、波斯风格的瓷器等,生动再现了历史上宁夏作为商贸枢纽、文化交汇之地的繁荣景象。
随后,实践队来到了民族团结馆。一进入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一段段详实的文字便映入眼帘,它们如同一位位无声的讲述者,生动地展现了宁夏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的历程。从古代各民族的迁徙融合,到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宁夏各族人民携手共进、团结一心,共同创造了繁荣发展的新局面。通过参观民族团结馆,实践队队员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相互之间的包容与和谐。
图3实践队队员在民族团结馆
此次实践活动,对于西安工业大学暑期实践队的队员们来说,是一次知识的盛宴,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他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宝贵的实践经验,更在内心深处种下了民族团结的种子。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活动为契机,把在宁夏博物馆所学所感带回学校,与更多的同学分享,让更多的人了解宁夏的民俗文化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为促进民族团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民族团结之花将在更多人的心中绽放。
作者:郝思甜
指导老师:乔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