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启蒙实践的多元表达

时间:2025-07-23 关注:
7 月 3 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红心研墨” 团队在无锡市锡山区港下城市书房开展融合学业辅导、艺术创作与红色文化传承的主题活动,为十余名孩子打造涵盖语文情境教学、数学模型演示、创意绘画、红色观影及自由阅读的多元成长场景。活动以具象化互动为核心,在细节中展现教育温度与文化魅力。
2025年7 月 3 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红心研墨” 团队在无锡市锡山区港下城市书房开启实践活动,以 “多感官教学 、 具象化互动” 为特色,融合语文情境教学、数学模型演示、创意绘画、红色观影及自由阅读等环节,为十余名孩子打造兼具教育温度与文化魅力的沉浸式成长场景。
实景教学,气流感受
清晨的城市书房内,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长桌上。语文辅导区里,志愿者宋女士正以 “多感官教学法” 讲解词语。讲解 “潺潺” 时,她先展示溪涧实景图,再播放水流音频:“听听这声音,像不像小溪在说话?” 穿粉色发卡的小女孩立刻呼应:“像在说‘哗啦啦,哗啦啦’。” 讲解 “蜿蜒” 时,她用彩笔在黑板上绘制盘山公路,并用棉絮模拟云雾:“这条路弯弯曲曲,就像一条蛇在爬山,这就是‘蜿蜒’。” 孩子们跟着复述,手指在桌面上划出曲线,志愿者刘女士则在旁指导 “巍峨” 的书写 —— 她用红色粉笔在田字格中勾勒框架:“山字旁要窄,右边‘魏’字的‘鬼’要写得稳重。” 穿白色 T 恤的小男孩反复练习,橡皮屑落满桌面,当他终于写出工整的字形时,嘴角扬起自豪的微笑。数学辅导区域中,志愿者孙先生用积木搭建行程问题模型。“甲乙两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速度为 40 和 70 公里 / 小时,3 小时后相遇,总路程是多少?” 他将蓝色积木代表甲车,黄色积木代表乙车,在桌面轨道上演示运动轨迹。穿条纹衫的男孩迅速在草稿纸上画图,同桌的女孩则用积木计算每小时的路程。“可以先算两车速度和,再乘时间!” 穿红背心的小男孩突然站起来,在黑板上列出综合算式,当他算出总路程为 330 公里时,孙先生点头赞许,其他孩子纷纷竖起大拇指。英语学习角里,志愿者蒋女士用不同颜色标注语法成分,将复杂句式编成口诀:“过去分词加‘ed’,完成时态表经历。” 孩子们跟读时,戴女士逐个纠正发音,让他们感受爆破音的气流:“发‘t’时,舌尖轻轻碰一下上齿龈。” 扎马尾的女孩反复练习 “stopped”,终于掌握发音技巧,兴奋地拍打桌面。
渐变色美,月球书梦
创意绘画环节充满童趣想象。穿碎花裙的小女孩在画纸上描绘城市书房,却在屋顶添加了巨型向日葵,花瓣用渐变色涂抹:“向日葵跟着太阳转,书房就永远有光。” 旁边的男孩将书房画成宇宙飞船,书架变形成火箭推进器,书本化作星星点缀其间:“我的书房能飞到月球,和嫦娥姐姐一起看书。” 穿蓝色背带裤的小男孩完成书房主体后,在角落画了三个读书的小人 —— 戴眼镜的老人、抱猫咪的女孩、趴在地上的男孩,神态各异。他的画作吸引了其他孩子,大家七嘴八舌提议添加元素,画纸上渐渐出现会飞的书本、彩虹桥和说话的台灯。
树皮充饥,草鞋叙事
午后的红色观影环节,当宣传片播放革命先辈在艰苦环境中斗争的场景时,许多孩子坐直身体,神情肃穆。影片结束后,扎麻花辫的女孩轻声分享:“我爷爷参加过战役,他说那时候没有饭吃,只能煮树皮。” 另一个男孩接着说:“我去过纪念馆,看到过他们穿的草鞋,鞋底全是洞。” 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轮流讲述长辈的故事,志愿者在旁轻声补充历史背景,活动室里弥漫着庄重的氛围。
恐龙探秘,围拢而坐
自由阅读时间,孩子们从书架挑选书籍,或坐或卧阅读。书架前,穿恐龙 T 恤的小男孩正与志愿者 “对峙”。他指着《恐龙灭绝之谜》的陨石插图,袖口的霸王龙刺绣随动作龇牙:“小行星撞地球后,灰尘遮天蔽日,植物全死了!” 志愿者翻开火山活动的书页,指尖划过岩浆剖面图:“但德干暗色岩省的火山喷发持续了百万年,二氧化碳让地球变成烤箱。” 争论声引来 “增援”—— 穿粉色发卡的女孩举着《十万个为什么》:“我在书里看到过,可能是陨石撞击引发了火山!” 有人搬来积木模拟灾难场景,蓝色积木 “陨石” 砸在白色积木 “火山” 上,倒塌的积木堆里,不知谁偷偷放了只塑料恐龙,它的尾巴还在 “地震” 中摇晃。夕阳将书架染成蜜糖色时,这场辩论仍在继续,窗台上的纸飞机被风吹起,掠过孩子们的头顶,仿佛要载着问题飞向星空。
结语:
夕阳西下时,孩子们整理物品,志愿者发现画纸背面写着 “今天学到了‘巍峨’的山”。这场活动通过多元环节设计,让孩子在知识、艺术与文化中成长,也让志愿者收获了实践经验。
作者署名:通讯员 朱瑶瑶
 
作者:朱瑶瑶 来源: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