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三下乡|文化寻根铸医魂--"梦飞天使"志愿服务队探访罗宁古官道文化展示馆

时间:2025-07-14 关注:
  6月24日下午,我院"梦飞天使志愿服务队"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队员们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求知的热情,走进古朴厚重的罗宁古官道文化展示馆,在斑驳的碑刻与沧桑的文物间,触摸闽东大地生生不息的文化脉搏。
  沿着复原的古道展区,志愿者们驻足凝视明代驿站的微缩模型,轻轻抚摸展柜中磨损的挑夫器具,仿佛听见数百年前往来商旅的脚步声。带队老师现场讲解:"这条官道承载的不仅是货物,更是闽东人'滴水穿石'的坚韧精神。"
  2024年10月9日于罗源县城北门文锦街附近出土一尊狮身石敢当。其造型粗犷古朴、线条圆润,雄浑有力,有汉唐遗风,从其造型与风化程度初步断代为宋代中早期石造像。据考,该石敢当坐西朝东,立于罗宁古官道县城北门段,历千年为驱邪挡煞之用。
  进入凤山镇管柄村新亭古道,路面渐趋平坦。南宋建炎三年(1129)此处建四明驿。南宋绍兴二年(1132),驿旁建四明桥。清嘉庆十三年(1808),知县邓传安改官亭桥路,自接官本循山创砌新路两里,修复四明桥,桥西建亭,以憩行旅,新亭古道因此而名。
  此次三下乡参观罗源古道,不仅是一次身体的旅行,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我们在古道的石板路上,读懂了岁月的沧桑;在自然的怀抱中,寻回了内心的宁静。罗源古道,就像一本厚重的史书,等待着更多人来翻阅它的故事,感受它独特的魅力。期待未来,能有更多人踏上这条古道,在历史与自然的交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与收获。
作者:林钰珍 来源:梦飞天使志愿服务队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