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的理想扎根乡土的沃土,当高校的智慧碰撞乡村的脉搏,一场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深度对话,于7月9日在平阳县昆阳镇正式启幕。当天上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传播“媒”好社会实践服务团,与来自全国11支高校实践团队、专家学者及各界领导齐聚昆阳,共同见证2025年昆阳镇“大上林垟”全国高校青年可持续发展驻村计划的启动。这不仅是一场青春与乡村的“双向奔赴”,更是一次以青年之力激活乡村可持续发展动能的创新实践。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核心在智。为破解“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建设中的人才瓶颈,激活“大上林垟”片区组团发展的深层潜力,昆阳镇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联合多部门打造“青年驻村+艺术赋能+产业激活”的特色模式。此次驻村计划的推出,正是对“人才下沉、智力下乡”理念的生动践行——通过搭建高校与乡村的精准对接平台,让青年学子的创意火花点燃乡土资源,让乡村的发展需求牵引高校的实践创新,最终实现“青年成长”与“乡村提质”的双向共赢,为全国乡村可持续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昆阳方案”。

作为参与计划的重要力量,杭电信工传播“媒”好社会实践服务团发挥信息技术与传媒领域的专业优势,以“影像记录+深度调研”为抓手,为昆阳镇乡村振兴注入数字活力。队员们深入村落,扛起摄像机穿梭于古厝街巷与田间地头,用镜头捕捉非遗技艺的精妙、记录“石塘粮仓·万亩田园”的广阔、探索“稻虾共养”模式的奥秘,让乡土故事在光影中流转;同时,通过与村民、乡村ceo、非遗传承人深度访谈,系统梳理各村的发展痛点与文化亮点,形成兼具数据支撑与人文温度的调研成果。这些影像素材与调研结论,既为“大上林垟”片区的品牌塑造提供了鲜活蓝本,也为当地文旅产业的精准发展提供了青年视角的参考,让科技与人文的合力,成为撬动乡村价值提升的重要支点。

从校园到乡野,变的是实践场景,不变的是青年对“国之大者”的践行。在昆阳镇的田埂上、古厝里,杭电信工传播“媒”好社会实践服务团的成员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创意连接城乡,将个人成长融入乡村振兴的时代洪流。正如“青力青为,乡创筑梦”的主题所昭示的,青春的力量,从来都在回应时代的召唤中绽放光彩——当更多青年带着知识与热情扎根大地,乡村的未来必将充满无限可能,而这份“青力”所凝聚的,正是民族复兴最坚实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