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阳光泼洒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蝉鸣与微风交织,伴随孩子们的欢笑,格外热闹,屋里早已挤满了翘首以盼的妇女和孩子们。7月18日,山东女子学院“向日葵”志愿服务队如期赴约,为这场夏日盛宴注入了更多灵动与巧思。从情绪认知的趣味互动到剪纸艺术的指尖流转,从泥塑创作的天马行空到垃圾分类的寓教于乐,志愿者们带着精心筹备的方案与满腔热忱,用耐心引导串联起知识的传递,用温暖陪伴编织出欢乐的纽带。无论是孩子眼中闪烁的好奇光芒,还是妇女们脸上舒展的笑意,都在诉说着这场相聚的意义——让每个参与者在多元活动中收获成长的印记,让青春的力量与乡村的温情碰撞出难忘的火花,共同续写这段夏日里的美好篇章。
情绪猜猜猜:在互动里读懂喜怒哀乐
“情绪猜猜猜”环节依旧充满活力,志愿者借助《头脑特工队》的人物形象,把喜怒哀乐等情绪生动展现。通过故事讲述和情景演绎,志愿者提出与情绪相关的问题,引导孩子们思考情绪产生的原因和应对办法。过程中,志愿者细心观察,用鼓励的眼神和动作引导孩子们更精准地表达情绪。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围坐在一起,用手势和表情分享感受,气氛热烈又温馨。
活动伊始,志愿者并未直接讲解理论知识,而是引导孩子们自由演绎近期体验到的开心、愤怒或悲伤等情绪场景,由其他孩子猜测所展现的情绪类型。在表演间隙,志愿者适时引导思考,孩子们积极建言,提出“深呼吸调节”“与对方沟通提醒”等方法。随后,志愿者分发印有不同表情的卡片,组织孩子们分组讨论“面对此类情景的应对策略”。整个过程宛如一场生动的情景互动,孩子们在猜测与演绎中细致观察表情特征、深刻体会情绪内涵,逐渐理解“悲伤时可适度宣泄,喜悦时可自然流露,愤怒时亦有多元疏导途径”。

图为志愿者为孩子递话筒回答情绪问题。王乙童 供图
纸绘华章:剪纸里的春日巧思
“纸绘华章”剪纸活动以“春日生机”为主题,志愿者提前准备了各色彩纸和安全剪刀。活动开始,志愿者展示的剪纸窗花样品十分精致。
讲解示范时,志愿者先教妇女和孩子们简单的折纸方法,再演示如何沿着轮廓剪出形状,孩子们领到材料后,小心翼翼地拿起剪刀开始尝试,志愿者在旁协助,给想创新的妇女和孩子们提供思路。作品完成后,大家举起自己的剪纸,互相欣赏,大家互相夸赞,现场笑声不断。

图为大家举起自己的剪纸作品让志愿者拍照。王乙童 供图
泥语时光:陶泥世界里的自然畅想
“泥语时光”活动继续以“彩虹、白云与花朵”为主题,彩色陶泥和模具整齐摆放,志愿者展示的样品格外精致:彩虹跨在蓝色海洋上,浪花翻涌;白云飘在绿色草地旁,点缀着小花;彩虹与白云交织,色彩明快。志愿者分步骤教学制作彩虹、白云等元素,孩子们领到泥塑后立刻投入创作。志愿者在旁帮忙按压陶泥边缘,递上工具。作品完成后,孩子们轮流介绍,每结束一个都有掌声响起,随后他们用模具给作品添加细节,让陶泥世界更像五彩童话。

图为孩子们介绍自己的作品。王乙童 供图
垃圾分类:在游戏中种下环保的种子
“垃圾分类”活动一开始,孩子们就踊跃举手。志愿者先播放动画短片,用“可回收物变跳舞塑料瓶”“厨余垃圾变发芽菜叶”的趣味形式,讲清分类常识。随后拿出四个分类桶和垃圾卡片,规则是轮流抽卡片投进对应桶,投对得贴纸,错了由志愿者提示。活动结束,每个孩子都有不少贴纸,还能准确说出多种垃圾的分类,环保的种子悄悄种下。

图为孩子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王乙童 供图
妇女拍八虚:在轻松中收获健康的秘诀
妇女们期待的“拍八虚”活动如期开展。志愿者指着人体图,介绍“八虚”(两肘、两腋、两髀、两腘)的位置和重要性,随后示范拍打方法:双脚与肩同宽站立,放松身体,拍打两肘时左右手互拍,力度适中;拍打两腋时抬臂轻拍。志愿者放慢动作,提醒注意事项。
妇女们跟着练习,教室里响起整齐的拍打声。一开始有人因动作不协调笑出声,后来渐渐找到节奏,表情舒展。二十分钟后,不少人微微出汗,舒展身体时,脸上满是轻松。

图为志愿者与妇女们一起学做拍八虚。王乙童 供图
活动在合影的欢声笑语中落幕,大家举着作品,志愿者按下快门,定格这美妙的瞬间。此次活动使孩子们提高了认知水平与动手实践能力,也为妇女们提供交流平台与学习机会,让“向日葵”志愿服务队的青春力量在奉献中绽放。未来,服务队将带着初心,带来更多元的活动和更温暖的陪伴,让关爱向阳而生,照亮更多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