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赤忱如歌。2025年7月5日至16日,我们西安培华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的培小墨书香寄情队,怀揣着服务乡村、奉献青春的炽热初心,奔赴榆林市横山区塔湾镇开展了一场为期十二天、以“传承国粹美育,赋能乡村文化”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以书法之静雅、剪纸之巧慧为桥梁,深入基层,辅导作业,陪伴成长,在广袤的乡野间书写下属于我们的青春篇章。
精心筹备:以文化之名的诚挚赴 活动前夕,团队进行了周密的策划与准备。我们深知,真正的“送文化”并非简单的技能输出,而是心与心的交流,是知识与温情的传递。队员们结合自身专业特长,精心设计了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书法入门与剪纸基础课程,准备了充足的笔墨纸砚、彩纸刻刀等材料,并针对乡村孩子们的暑期作业难点,进行了专门的辅导备课。我们期待的,不仅是一次实践,更是一场与乡村孩子们以传统文化为媒的双向奔赴。
墨香润心:在一笔一划中涵养性情 每日清晨,乡村文化站或学校的教室里便弥漫开淡淡的墨香。我们的书法小课堂吸引了众多孩子,从握笔姿势到基本笔画,从笔画到简单的诗词临摹,队员们耐心讲解、手把手辅导。孩子们的眼神从好奇到专注,笔下从生涩到逐渐流畅,那一横一竖、一撇一捺间,不仅是对汉字书写技巧的学习,更是对耐心、专注与坚持品格的磨砺。我们希望通过书法,让孩子们感受中华文化的深邃与宁静,在一笔一划中沉淀心性,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美感。
乡音渐远,乡心更近 我们还开展了教当地居民说普通话的活动,架起了连接乡村与外界的桥梁,让乡情在清晰表达中愈发浓厚。
课业辅导:在陪伴解惑中护航成长 除了特色文化课程,课业辅导是我们此次活动的另一重头戏。我们针对孩子们的暑假作业以及在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上遇到的难题,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细致辅导。队员们化身耐心的小老师,用生动易懂的方式讲解知识点,帮助他们梳理思路,攻克难题。这段陪伴不仅减轻了留守老人辅导学业的压力,更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窗外是炎炎夏日,窗内是书声琅琅和埋头思考的身影,构成了一幅温馨动人的画面。
深刻感悟:于实践沃土中收获成长 十二天的时光转瞬即逝,留下的回忆与感悟却厚重而绵长。这次“三下乡”活动,对我们而言,是一次深刻的国情乡情教育,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我们走出了大学的“象牙塔”,真正脚踏泥土,感受到了乡村的脉搏与温度。孩子们的纯真笑脸、乡亲们的热情朴实、乡村文化建设的蓬勃需求,都深深触动着我们。
我们付出了知识与汗水,收获了感动与成长。我们不仅用书法和剪纸为乡村孩子们打开了又一扇感知美的窗户,更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了新时代青年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力量虽微薄,但如同星星之火,期盼能点燃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热爱的小小火种,为丰富乡村文化生活贡献一份青春能量。
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当汽车驶离村庄,孩子们依依不舍地挥手告别,我们知道,这段经历已深深烙印在彼此的生命中。我们将带着这份宝贵的实践经历、深厚的乡土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返校园,砥砺前行,未来将继续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让青春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此行,不负青春,不负韶华。笔墨剪影间,是我们与乡村共同绘就的温暖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