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三下乡

七彩假期童心绘,志愿暖阳护童行——长青青“青禾声影”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顺利开展系列“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2 关注:

来源:长江师范学院

  
  为让青年学生更深切触摸乡村振兴的脉动,在实践中厚植责任担当,长江师范学院长青青“青禾声影”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近日走进涪陵区大木镇,以“七彩假期”系列活动为载体,将推普教学、红色理论宣讲与手工创作等特色课程搬进乡村,既让教育实践成果在田间地头扎根,更让青春力量在服务乡村的过程中绽放光彩。推普小课堂上,志愿者们紧密结合儿童认知特点与兴趣偏好,采用互动性强、形式生动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了系列趣味教学环节。在“趣味口部操”中,志愿者通过夸张化的表情示范与具象化的动作引导,手把手纠正孩子们的发音细节,帮助其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词语接龙大挑战”环节,则以集体跟读、接力比拼的形式,引导孩子们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积累词汇量,不仅丰富了语言储备,更让他们在实践交流中切实感受普通话的表达魅力与沟通价值。
  红色理论宣讲课上,志愿者刘雯汐以抗日战争时期的经典红色故事《鸡毛信》为载体,为孩子们展开了一段沉浸式的历史回溯。她避开生硬的理论灌输,转而选取故事中极具画面感的历史细节——海娃如何巧妙藏信、怎样与敌人周旋、又在何种情境下坚守使命,用生动的讲述将孩子们带回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在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情节中,她引导孩子们体会小英雄海娃的机智勇敢与责任担当,让英模精神在聆听中逐渐具象化;通过解析故事背后的历史背景,进一步帮助孩子们理解家国情怀的深刻内涵。整个宣讲过程如春雨般细腻无声,让红色基因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浸润、生根发芽,为乡镇儿童的精神世界播下爱国爱党的种子。
  手工课堂上,志愿者黄锦文先以轻松的趣味提问调动起孩子们的兴趣,随后将手工制作与情绪认知相结合,一边教大家折纸、绘画的技巧,一边引导他们理解不同情绪的特点,鼓励用作品展现情绪控制的方式。孩子们专注投入,在动手创作中锻炼了实践能力,专注力与想象力也随之提升,完成后纷纷踊跃举手,争相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
  以行动为笔书写温情,以热忱为光点亮童心。未来,长江师范学院长青青“青禾声影”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将始终坚守奉献初心,以更扎实的举措延伸志愿服务的触角,让青春的朝气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持续涌动,让传媒学子的责任担当在扎根基层的服务中愈发鲜明,用接续奋斗续写志愿服务的崭新篇章。

 
  曾欢 黄茂田/文
       吕思文 曾欢 杨盛瑜/图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