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三下乡

广西师大“金柚筑梦队”深入容县沙田柚产业,探寻乡村振兴青春路径

时间:2025-07-19 关注:
    盛夏七月,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金柚筑梦队奔赴有着“中国沙田柚之乡”、“中国沙田柚产业强镇”美誉的玉林市容县自良镇,开展了为期两周的乡村振兴主题调研。队员们走出课堂,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实地走访柚园、对话农户与企业,在这片以沙田柚产业闻名的土地上,探寻产业兴旺带动乡村发展的生动实践。
    一、田野课堂: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实践队首站选择了容县沙田柚产业核心示范区。面对郁郁葱葱、硕果累累的万亩柚林,队员们直观感受到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自良沙田柚作为当地农民“黄金果”的分量。他们将思政课堂所学理论带入田野调查,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理念,深入了解沙田柚从种植到销售的产业链条。
    二、解码产业振兴:“柚”见成效的模式
    深度调研揭示了容县沙田柚产业发展的关键路径:
    (一)党建引领,聚合发展力量
    实践队在自良镇沙田柚合作社了解到,当地普遍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这一模式通过党员示范户引领,有效整合了零散种植户资源,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经营。以其中一个合作社为例,已成功吸纳127户农户加入,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
    (二)科技深加工,提升产品价值
    在容县中柚食品公司,队员们详细考察了沙田柚深加工环节。企业利用非遗工艺制作柚皮糖(年产值500万元),应用冻干技术开发即饮柚茶(电商热销),并创新性地利用果渣生产环保柚香皂。企业负责人表示,深加工有效解决了次果低价处理问题,显著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三、数据印证:产业兴旺带动乡村跃升
    实践队通过走访自治区级沙田柚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并采集200余份有效问卷,获取了一系列反映产业发展的翔实数据:
    规模扩大:户均柚树种植面积从2016年的8亩增长到2024年的18.7亩。
    效益提升: 柚园亩均产值由2016年的0.8万元提升至2023年的2.6万元。
    联农带农:全镇已有3000户果农加入合作社,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
    四、溯源与传承:博物馆里的产业根脉


   
    为更深入了解沙田柚产业的历史文化底蕴,实践队于7月18日参观了容县沙田柚博物馆。这次“一颗果子的文明之旅”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产业发展的历史积淀与时代活力:
    (一)历史见证
    对比1956年《容县沙田柚出口香港合同》上特级果0.36元/斤的收购价与2023年8~12元/斤的市场均价,队员们直观体会到产业规模化和品质提升带来的价值跃升。
    (二)技术变迁
    馆内展陈的木制分果板、手摇选果机等老工具与现代高效分选设备(每分钟可分选600个果)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展现了科技进步对产业效率的革命性提升。
    (三)产业全景
    博物馆数据显示,2023年容县沙田柚种植面积达23.6万亩,综合产值52亿元,带动10.2万户果农实现人均增收1.8万元。馆内热销文创产品“柚皮香囊”(年销2.3万个)也体现了产业链延伸的活力。


   
    五、青春答卷:知行合一的乡村振兴感悟

    实践队员们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入调研笔记。一位队员在日记中写道:“沙田柚的清香,就是乡村振兴的味道。”他们认识到,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发展(“富口袋”),更是人的发展(“富脑袋”),关键在于“坚持人民至上,让每一户柚农在产业链上找到位置”。自良镇从单纯“卖柚子”走向“卖风景”,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给青年学子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六、步履不停,助力“柚”力量
    调研结束后,实践队收集的大量一手数据与资料将用于撰写《容县沙田柚农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力求为地方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正如队员们在笔记中所言:“乡村振兴不是写在横幅上,是种在泥土里、滴在汗水里、算在账本里。”广西师范大学“金柚筑梦队”的实践脚步不会停歇,他们将继续用青春智慧,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柚”力量。
作者:广西师范大学金柚筑梦队 赵烛闻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金柚筑梦队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