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三下乡

公益实践 燕理在行动|燕京理工学院微光志愿服务社“三下乡”:传承文化暖童心 巧手童趣筑梦白血病患儿生命教育公益课堂

时间:2025-07-19 关注:
  国际商学院微光公益学院2025“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由燕京理工学院国际商学院团总支组织,于2025年7月16日在燕郊镇燕达陆道培新阳光白血病房开展,微光志愿服务社的优秀实践队员积极参与。
  本次活动以“传承文化暖童心巧手童趣传文脉”为主题,紧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理念,旨在引导青年学子在服务特殊群体的实践中传承文化根脉、传递温暖善意、践行青春担当。活动以传统手工艺制作与文化游戏为载体传递文化魅力,倡导青年学子走进特殊群体,用传统技艺与爱心行动,让文化传承的种子浸润心灵——这不仅能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更能为特殊群体的精神世界增添文化活力,为教育实践赋予传承内涵;同时,在实践中深化对文化传承责任的认知,锤炼青年担当,搭建高校与特殊群体间的文化桥梁,以传统文脉为纽带,注入兼具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的青春力量。
  活动当天,微光志愿服务社的志愿者们来到活动大厅与刘老师沟通志愿服务的细节,志愿者们今日的志愿服务聚焦于“传统手工艺制作与文化游戏互动”。志愿者们通过查阅蒲扇传统样式、簪花帽古法制作资料,学习传统编织、装饰等简易工艺技巧,设计蒲扇绘制模板、簪花帽制作流程图等,为小朋友们精心打造一场兼具文化性与趣味性的实践课堂。他们将蒲扇的雅致纹样、簪花帽的传统造型转化为生动易懂的制作素材,绘制出清晰的制作步骤参考图,还贴心整理出蒲扇、簪花帽背后的民俗故事与传统手工艺小知识,在活动中能为小朋友们带去专业又有趣的讲解。同时,团队精心采购了蒲扇坯、竹篾、彩绳、干花、环保颜料、安全剪刀、游戏灯谜卡、传统儿歌音频等物资,每一个细节都倾注着对小朋友们的关怀。
  随后,志愿者们分别进入到小朋友们的病房,以亲切温和的话语,向家长和孩子们详细讲解蒲扇制作、簪花帽制作的流程与文化游戏的规则,耐心强调剪刀等工具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展示传统手工艺的基础步骤,每一个动作都细致入微。
  在随后的实践环节,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期待,志愿者们手把手指导孩子们固定蒲扇坯、学习简单编织手法,帮助他们为蒲扇勾勒传统云纹、花卉等纹样轮廓,协助他们用干花、彩绳装饰簪花帽。过程中,面对孩子们天马行空的创意和对“为什么蒲扇上要画这些花纹”“古代小朋友也戴这样的帽子吗”等问题,志愿者们总是耐心地解答,讲述纹样背后的吉祥寓意与民俗故事,鼓励他们发挥想象为作品添加独特元素。


  手工艺制作后,志愿者们带着孩子们玩起了“猜传统灯谜”“唱经典儿歌”的小游戏,现场欢声笑语不断。活动最后志愿者们协助小朋友们在作品上写下名字和日期,将蒲扇、簪花帽小心收好,帮助他们养成珍惜成果的习惯,同时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审美能力与文化传承意识。


  在本次传统手工艺与文化游戏活动中,白血病患儿们不仅体验到了动手制作的乐趣与游戏的快乐,而且志愿者们也深刻领悟到了传承文化、传递温暖的深远意义。志愿者们将一如既往地关注白血病患儿的健康成长,并以实际行动为他们提供更多文化陪伴与援助。此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国际商学院的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彰显了青年的文化担当与责任,让文化暖意与纯真快乐在白血病房中流淌。未来,燕京理工学院国际商学院将继续深耕公益与文化沃土,策划更多融合传统文化精髓的实践活动,持续关注特殊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用实际行动践行传承初心,让青春在文化传承与服务奉献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作者:燕京理工学院国际商学院 来源:燕京理工学院国际商学院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