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发挥高校科研与人才优势,2025年7月,塔里木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科技赋能林果业,乡村振兴展新颜” 实践团,奔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37团、38团及且末县,开展暑期 “三下乡” 活动。团队以科技为笔,以青春为墨,在乡村林果产业发展画卷上书写助农新篇。
调研先行,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实践团首站深入37团、38团及且末县林果种植区,通过问卷调研、实地走访,与果农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红枣、香梨、枸杞等特色林果在种植、贮藏、加工、销售各环节难题。针对果农反映的采后贮藏损耗大、病虫害防治难、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团队分类整理,建立 “产业需求清单”,为后续科技服务精准发力奠定基础。
科技下乡,破解产业发展难题
围绕 “需求清单”,实践团开展系列科技服务。在田间地头,举办林果种植管理培训班,运用PPT演示、现场操作,传授科学灌溉、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针对贮藏难题,推广气调贮藏、涂膜保鲜等技术,指导搭建小型智能贮藏库,降低林果采后损耗。走进乡村加工厂,开展精深加工技术指导,传授果脯、果汁、果酒制作工艺,助力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且末县果农老张感慨:“大学生教的新技术,让我的红枣能卖更好价,心里踏实多了!”
宣传走访,拓宽产业发展思路
实践团同步开展宣传走访,通过发放科普手册、举办政策宣讲会,向果农普及乡村振兴政策、林果产业发展趋势。在37团社区,学生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 “互联网 + 林果” 销售模式,指导注册电商账号、运营短视频平台,助力拓宽销售渠道。同时,走访当地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交流产业发展经验,为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出谋划策,推动产业抱团发展。
青春担当,书写乡村振兴答卷
此次 “三下乡” 活动,塔里木大学食科院实践团将专业知识与乡村需求深度融合,为乡村林果产业发展注入科技活力。学生们在实践中锤炼本领,践行青春助农使命。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让科技之花在乡村林果业持续绽放,助力乡村振兴跑出 “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