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三下乡

站在起点话出发,敬读长征向未来

时间:2024-09-04 关注:
提及长征,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一个地方。90年前,8万余名红军战士就是从于都集结出发,星夜渡过于都河,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2024年7月30日,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长征源头悟初心,南财学子承真情”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于都县,有幸聆听了红军烈士后代——袁尚贵老先生以“长征源”为主题的宣讲。
回望长征,以敬畏之心出发
宣讲开始前,袁老先生得知我们来自南京财经大学,他款款道来,“其实于都和南京也颇有渊源:长征途中搭建浮桥的由王耀南带领的部队后代就定居于南京;为纪念雨花台英勇就义的罗登闲同志,在于都县设立了登贤镇”。这样的关联在无形之中进一步拉近了团队成员与于都这座城市之间的距离。
袁老先生从“雩”字谈起,现在的“于”都本为“雩”都,在历史上是赣南区域的政治中心和历史中心。接着将时针拨回到1934年10月,当时红军渡河的意图已被敌军知晓,他们在西南方向部署了重重封锁线。为使渡河行动不被敌军发现,红军战士们下午架设浮桥,通宵渡河后,早上又立刻拆除。在袁老先生的讲述之中,我们深感红军战士所处环境之艰辛,渡河行动的实施危险重重。
随后袁老强调,在此次渡河行动中,于都百姓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紧密配合红军战士,积极筹钱筹粮、踊跃参军,把最后一碗米送去当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当军衣,最后一块木板送去架浮桥,最后一个儿郎送去上战场……最终8万余人的红军渡河时敌人竟毫无察觉。历史上将该事件盛赞为“30万人共守一个伟大的秘密”。团队成员纷纷感叹这是一段军民鱼水情的佳话,深刻感受到了百姓同红军战士风雨同舟、相互依存的诚挚情感。
图为团队成员聆听袁尚贵老先生宣讲 徐梦阳摄
身处盛世,感悟长征的伟大意义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这样评价道:“任何比拟都是不恰当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它所表现的英雄主义精神激励着有十亿人口的大国,使中国朝无人能及的方向前进。”
伟大的长征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的不竭动力。在不同时代都发挥着它的现实意义,于都人民也在新时代赋予其以新的内涵。2019年四川森林大火而英勇牺牲的消防员中就有来自于都的小伙;2024年于都姑娘赴俄参加国际军事比赛“萨彦岭行军雪地作战行军比赛项目”,并带领女子组斩获9项第一,以女子组总分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向世人展现当代中国的青年力量……
面向未来,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宣讲接近尾声,袁老先生向我们分享了一次特殊的经历。200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来到于都,提出“新长征 再出发”的重要指示,袁尚贵作为当年9名红军烈士后代代表之一,与习总书记碰面。他称见面前激动兴奋,之后又因为害怕出错而变得紧张焦虑,最后都转变为与总书记握手后的平和与自然。袁老先生感叹,习总书记手心里传来的暖意、与书记眼神对视时的真切眼神以及像与亲人交谈的方式让他原本不安的情绪一扫而光。
在向袁老问及组建合唱团的原因时,他表示最初合唱团只是一群爱好唱歌的人齐聚一起;但因为于都这片土地的特殊历史意义,大家合唱长征组歌又成了必然。他表示在反复多次的排练中,合唱团的每位成员都增强了推广长征精神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通过演唱的方式,通过歌声这一载体,“长征源”合唱团已经开展了400余次演唱,受众群体有当年亲身经历的红军老兵,也有学校里的祖国的花朵……通过这项活动,实现长征文化的跨地区跨时代的交融,这样一种满足感无法比拟、无比回味。
图为团队成员与袁尚贵老先生交谈提问 徐梦阳摄
宣讲结束后,团队成员纷纷为袁老先生的宣讲所动容。这场宣讲,让成员们深刻认识到了长征活动的历史背景、非凡的历史意义、丰富的精神内涵。袁老先生的深情寄语似乎还在耳畔,团队成员表示会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担当使命奔向未来。以革命前辈为榜样,以革命精神为引领,用在这片红土地上汲取的红色力量,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图为团队成员与袁尚贵老先生合影 陈运锦摄
作者:沈明浩 张佳萍 潘琪 陈宇欣 姚闽芳 徐梦阳 管玉婷 陈运锦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