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网为媒传红色薪火 红魂筑梦团深耕强农兴农实践
作者: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药剂202401班陈静、唐文和 QQ:3249099951 时间:2025.7.14
为深入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强农兴农使命,7月8日至14日,红魂筑梦团组织开展“强农兴农”红色基因传承线上实践活动。团队依托网络平台,通过多元传播形式将红色历史与农业发展深度融合,让红色精神在广大群体中焕发新活力,为强农兴农事业凝聚青春力量。
以史为基,红色故事线上传扬
7月8日活动启动首日,团队负责人发布四川农业大学校史中的红色人物资料,成员们积极学习,踊跃选取人物事迹,通过多个网络平台同步传播。从投身农业教育的先驱者到扎根田间的科研前辈,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借助青年喜闻乐见的传播渠道,让校史中的红色印记走进大众视野,首日累计浏览量超千次。
7月9日,团队聚焦红色遗址传承,从革命圣地到农运旧址,一段段生动的讲解让网友在“云参观”中感受红色遗址背后的历史厚重,理解红色精神与农业发展的深刻关联。
创新表达,红色基因融合农脉
7月10日至12日,活动进入深度实践阶段。团队成员分组行动,依据指定文档选取红色人物,在各平台全面展现他们的精神内核与时代价值。其中,针对江竹筠,成员们以《红岩精神永流传》短视频串联史料画面与动画解说,还原其在狱中坚守信仰、不屈斗争的英雄事迹;《手绘红色记忆》系列漫画则用细腻笔触勾勒她与战友们的奋斗场景,让年轻网友在视觉化表达中触摸历史温度。而对于农业科教先驱杨开渠,团队通过《稻田间的赤子心》图文专题,讲述他冲破重重困难、深耕水稻研究、培育优良品种的历程,展现老一辈农科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担当。
这些作品不仅还原历史细节,更注重链接当代青年——如将江竹筠的“坚守”与当代学子的“勤学”相对照,将杨开渠的“育种”精神与现代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攻关”故事相呼应,引导同龄人从不同领域的红色故事中汲取奋进力量。
汇聚众智,强农使命凝聚共识
7月13日,团队聚焦“强农兴农的意义”主题,由两名成员分别设计大众调查问卷与实践收获作品征集表,其余成员通过社交圈扩散收集数据。问卷涵盖不同年龄、职业群体对农业使命的认知,作品征集则收到绘画、征文、海报等数十份饱含真情的创作,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三农”事业的关注与思考。
7月14日,活动进入总结阶段。团队通过视频与表格形式系统展示“强农兴农的意义”大众认知成果,清晰呈现社会各界对农业发展的期待与思考;同时评选出一批兼具思想性与传播性的优秀作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成果。
此次实践活动以线上为阵地,让红色基因与强农兴农使命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广泛传播。参与成员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持续从红色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练就强农兴农本领,未来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青春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