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核工业科普·传承家国魂

发布时间:2025-11-23 关注:

来源:秦嘉皓

  为深入推进科学普及与爱国主义教育深度融合,让核工业发展历程中的奋斗故事与科学知识走进群众生活,10月12日至11月22日,阿拉尔地区一支志愿服务团队开展了“核工业科普·传承家国魂”志愿宣讲服务项目,为期42天的活动覆盖全地区各街道社区、幼儿园及养老院等重点场所,累计开展各类活动10场,让300余名群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收获知识与感动。
  
  据悉,该项目精准聚焦老年群体与少年儿童两大服务对象,创新采用“分层设计、精准服务”的开展策略,确保科普内容既“对味”又“入心”。在各养老院,志愿者们以“怀旧视角”为切入点,通过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一段段鲜活的历史影像,生动再现了核基地建设时期的峥嵘岁月。“岁月话当年”互动环节中,老人们纷纷分享自己记忆中的时代故事,与志愿者共同传唱红歌,现场氛围温馨而热烈,不少老人感慨:“看到这些画面,就想起了当年艰苦奋斗的日子,国家的发展真不容易!”
 
  而在幼儿园和社区的活动现场,则是一派“趣味科普”的热闹景象。志愿者们用“原子积木”“能量小火车”等通俗易懂的比喻解读抽象的核能原理,精心设计的模型拼装、核安全小游戏等互动环节,让孩子们在动手动脑中轻松掌握核工业基础常识。“原来原子这么神奇,长大后我也要当科学家!”参加活动的小朋友李梓轩拿着自己拼装的核设施模型,兴奋地对志愿者说。活动期间,不少家长也全程参与,累计收到亲子好评反馈28条,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科普活动既有趣又有意义。
  
  为保障活动质量,项目开展前,志愿服务团队专门组织了3次岗前培训,通过“线上理论学习+线下实操演练”的模式,让志愿者们熟练掌握科普知识要点和不同群体的沟通技巧。活动开展过程中,团队还建立了即时反馈机制,每场活动后及时收集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灵活调整宣讲节奏和内容设计,确保服务效果持续优化。
  
  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志愿者们的精心准备。为保障活动质量,项目开展前,团队专门组织了3次岗前培训,邀请核工业领域专家、资深科普讲师为志愿者授课。“培训内容不仅包括核工业基础知识、‘两弹一星’精神内涵,还有针对不同群体的沟通技巧。”陈阳介绍,除了线上理论学习,团队还进行了线下实操演练,让志愿者们分组模拟宣讲场景,反复打磨宣讲内容和表达方式。
  
  志愿者张宁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为了更好地给老人们讲解历史知识,她提前查阅了大量核工业发展资料,整理了近200张历史照片。“老人们对历史细节很关注,我必须把每个事件的时间、人物都记准确。”张宁说,每次活动后,团队都会召开复盘会,收集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及时调整宣讲内容。在一次养老院活动后,有老人提出希望增加红歌演唱环节,团队立刻采购了红歌歌词本,在后续活动中加入了互动演唱环节,受到老人们的热烈欢迎。
  
  此次志愿服务项目不仅取得了显著的科普成效,更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了爱国奉献精神。老年群体在重温历史中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少年儿童在趣味体验中萌发了科学探索热情与家国情怀。项目负责人表示,活动虽已结束,但科普与爱国教育的脚步不会停歇。针对活动中发现的偏远社区覆盖不足、儿童互动道具损耗较快等问题,后续团队将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联动社区建立长效服务点,优化道具材质,并整理宣讲素材形成专属手册,让核工业科普知识与“两弹一星”精神在阿拉尔地区持续传递,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文/秦嘉皓 ·摄/武雨蝶)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