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至7月,龙岩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小禹生态文明实践队开展系列护河行动,通过双语宣讲、实地探访、互动体验等多元形式,走进校园与社区,播撒生态保护理念,传承治水精神,让河湖长制“福建模式”深入人心。
课堂传知亦传志,双语护河少年行 6 月中下旬,实践队走进龙岩、上杭、武平及泉州石狮等地6所中学,以“水生态进校园”双语宣讲架起知识与行动的桥梁。课堂上,队员们用“河流有了专属‘管家’”的生动比喻解读河长制,结合本地河道治理前后的水质数据与环境对比,让“河长治则河长清”的道理直观可感;“班级需班长,河流需河长”的类比既让学生掌握“river chief system”等英文词汇,更传递出“坚韧不拔、自力更生”的精神内核。
图1:实践队队员解读河长制相关知识 此外,趣味互动让护水行动落地生根。“淘米水浇花、洗衣水拖地”的一水多用指南,垃圾分类与水体保护的关联讲解,以及“发现污水如何举报”的实用渠道,让抽象的理念变成可操作的生活实践,点燃学生们“以行动护家乡水系”的热情。
图2:实践队队员邀请学生分享一水多用指南 步履丈量河与城,青春接力护清波 7 月中旬,实践队转战莆田,在城市展馆与乡村田野间延续护河使命。莆田市城市规划展示馆与木兰溪治理展示馆内,队员们系统梳理河流与城市的共生史,从木兰溪治理对生态改善、民生提升的显著成效中,深化对“河城相依”关系的认知。西天尾镇后黄村的实地探访更添真切感受 —— 居民们讲述着村落从“污水乱排”到“水清岸绿”的变迁,让队员们直观体会到水资源保护对乡村振兴的关键意义。
图3:实践队参观莆田市城市规划展示馆“诗意的城市”板块 此外,队员们发挥外语专业优势,聚焦木兰溪三次筑陂等历史,拍摄双语宣讲视频,用国际化语言讲述千年治水智慧,让“坚韧不拔、科学治水”的精神跨越语言传播。而在莆田市博物馆开展的“律动江河・刮彩守水”活动中,小朋友们通过刮去“污染黑”露出“生态彩”的趣味操作,直观理解治污护水的意义;分发宣传单、邀请居民录制护河宣传视频等互动,更让“我是河小禹,守护母亲河”的口号响彻场馆,推动环保理念走进千家万户。
图4:实践队队员同游客拍摄护水宣传视频
图5:“律动江河·刮彩守水”刮画活动现场 从校园课堂到社区街巷,实践队以双语为桥、以实践为舟,将河湖长制的制度优势、治水先辈的精神遗产、生态保护的现实意义传递给青少年与民众。这份青春力量播下的护河种子,正期待着更多人接力浇灌,共同守护闽水安澜,让生态文明的清波永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