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互动教学绽放文化魅力

时间:2025-07-22 关注:
7月2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红心研墨” 团队于无锡市锡山区港下城市书房开展青少年文化体验活动,通过作业辅导、读书分享、电影赏析等多元环节,为当地青少年打造沉浸式知识探索之旅。活动以互动教学为核心,在细节中展现教育温度与文化魅力。
2025年7月2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红心研墨” 团队在无锡市锡山区城市书房开展暑期实践活动,将作业辅导、读书分享、电影赏析有机融合,为孩子们开启劳逸结合的学习模式,让高效完成任务成为一件轻松惬意的事。
 
晨光辅学,童思探知
 
上午九点,城市书房的学习室已被晨光铺满,30 余名青少年与志愿者围坐在长桌旁,开启充满趣味的知识探索之旅。数学辅导环节中,志愿者周女士以 “鸡兔同笼” 经典题型为切入点,创新采用彩色磁力片与木质积木结合的教学方式 —— 红色磁力片代表鸡腿、蓝色代表兔腿,绿色积木为鸡身、黄色为兔身。“现在笼子里有 10 个头,28 条腿,鸡和兔各有几只?” 她边讲解边在黑板上搭建立体模型,穿黄色 T 恤的小男孩王浩趴在桌上,用铅笔在草稿纸画满圆圈与线条,忽然皱起眉举手:“姐姐,兔子比鸡多两条腿,能不能先假设全是鸡?” 周女士立刻引导他用积木分组演示:“如果 10 只全是鸡,那只有 20 条腿,比实际少 8 条,每把 1 只鸡换成兔就会多 2 条腿……” 男孩的笔尖在纸上快速划过,当算出 “4 只鸡、6 只兔” 的正确答案时,他得意地向邻座展示作业本,橡皮屑随着动作散落在桌角,嘴角扬起灿烂的笑容。英语辅导区域,志愿者刘女士手持自制音标卡片,正通过 “镜面观察法” 帮助孩子们纠正发音。戴眼镜的小女孩陈雨彤念 “window” 时总把 “w” 发成 “v”,刘女士取出小镜子放在她面前:“看,发‘w’时嘴唇要嘟成圆形,像吹蒲公英一样送气。” 示范时,镜片在灯光下闪过细碎的微光,女孩反复模仿时不小心发出漏气声,惹得周围孩子轻声发笑,她的耳朵瞬间涨红。刘女士轻轻拍拍她的肩膀:“第一次练习都会这样,你感受一下手掌前的气流。” 当陈雨彤终于清晰念出单词时,旁边的男孩李哲兴奋地拍手:“她念对了!” 女孩攥着衣角的手指渐渐松开,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像落满星光。语文阅读理解环节采用 “小组研讨 + 情境演绎” 模式。志愿者宋女士分发《父爱之舟》选段,要求分析 “小渔船” 的象征意义。第四小组的张可欣与林雨涵争执起来 —— 扎马尾的张可欣认为 “小渔船只是父亲载客的工具”,而林雨涵指着文中 “鲁迅笔下的乌篷船” 一句,坚持认为 “船承载着文化记忆”。宋女士引导她们对比文中 “卖茧子换钱供我读书”“父亲摇船送我上学” 等细节,最终孩子们在笔记本上写下:“小渔船是父亲谋生的工具,更装载着深沉的父爱与求学的希望。” 讨论声中,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桌面投下斑驳光影,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与清脆的发言声交织成歌。
 
午后品书,童言共情
 
午休过后,读书分享会正式开始。穿碎花裙的小女孩抱着《城南旧事》走上前,起初声音细若蚊蚋,当讲到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时,语气逐渐哽咽。台下的孩子安静聆听,有个男孩悄悄抹了抹眼睛。随后分享《平凡的世界》的环节中,穿蓝衬衫的男孩攥着书:“孙少安在砖厂失败时,我以为他会放弃,没想到他又站了起来。” 后排的女孩举手补充:“我爸爸做生意也遇到过困难,他说坚持就是胜利。” 现场响起掌声,书架上的书籍在光线下投下整齐的影子。
 
暮影观影,童语传心
 
下午,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的放映引发热烈互动。当马修老师被校长辞退,孩子们从窗口放飞纸飞机时,前排的男孩突然站起来:“老师明明那么好!” 志愿者孙先生暂停影片,引导大家思考:“为什么孩子们要用纸飞机表达情感?” 穿红背心的女孩举手:“因为他们不敢当面说谢谢。” 旁边的男孩补充:“就像我想对志愿者姐姐说谢谢,也不好意思开口。” 讨论中,有孩子低头在纸上画飞机,夕阳透过窗户,将他们的身影映在屏幕上。
结语:
活动结束时,孩子们抱着笔记本陆续离开,有个小女孩突然跑回来,将一张画着志愿者和孩子的画递给刘女士:“姐姐,这是你们教我读书的样子。” 志愿者们整理桌椅时,发现许多张写着感谢话语的便签藏在书里。这场活动以沉浸式体验为桥梁,让孩子们在知识互动中感受文化力量,也让志愿者们在基层服务中收获教育实践的意义。
作者署名:通讯员 朱瑶瑶
 
 
 
 
作者:朱瑶瑶 来源: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