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学子三下乡————探访美食“活化石”马氏巧饼 以青春之力促非遗传承
7月25日,青岛农业大学菁英聚莱,诗“化”产芝实践服务团走进“马氏巧饼”面食文化博物馆,感受莱西面食文化,体验马氏巧饼制作技艺。在传承人马秀娥的带领下,团队成员走进面食记忆,探索莱西麦作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欣赏“一粒麦”创造的文明史诗;走进七巧工坊,亲自揉面、塑形,压模,用特制模具制作出“小麦”“小狮子”等寓意吉祥的巧饼,体验传统技艺的精髓。马氏巧饼不仅承载了马氏家族的传承与智慧,也是非遗美食的重要组成,团队成员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的传承,进一步坚定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和担当。日后,农大学子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面试记忆,了解麦作文化的历史。毛子怡、朱秀茹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七巧工坊,探索传统技艺的起源。毛子怡、朱秀茹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亲身体验传统技艺,感受非遗传承。毛子怡、朱秀茹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传承人马秀娥师傅,探寻新时代马氏巧饼发展路径。毛子怡、朱秀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