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了解城市化进程中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山东大学(威海)“承古拓新,匠心永续”社会实践团队对浙江省台州市汾头洋村进行了田野调查,就该村落中对越剧这一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了调研。
我们首先与该村村委取得了联系,并在该村文化礼堂工作人员李彩凤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该村一直保留有社戏这一文化习俗,每年逢村中老爷殿(即土地庙)所供奉老爷神生辰,村中即会邀请越剧戏班置办社戏为老爷神庆贺。因其庆生的性质,社戏戏目多为轻松快乐的剧目,例《五女拜寿》、《双轿接亲》等。李彩凤还告诉我们,这些越剧戏班多为村中的戏迷共同筹钱邀请,但所有男女老少都可免费观看,共享其乐。不过,据她近年观察所得,虽然台下的观众并不少,但大多是老年人,越剧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很弱,并且在智能手机普及与发展以后,会在社戏期间来观摩越剧的年轻人更加稀少了。
接着,我们陆陆续续走访村中的部分居民,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社戏这一文化活动的存在,村中大部分人对越剧这一传统文化都有一定的了解,我们还了解到,村中有一位名为杨爱妮的青年成年后从事了越剧相关工作,目前在温岭的一个民营剧团就职,多在演出中扮演小生。但是,大部分人仍对越剧知之甚少,尤其在年轻人中表现甚为明显。
最后,我们对青年杨宁宁进行了细致的访谈。杨宁宁是出身于该村的一位大四的学生,目前与父母迁至宁波生活。她向我们分享了她与越剧的经历:她幼时常常观赏村中的社戏,故对越剧有一定的接触与兴趣,后来她随父母去向宁波的城市发展,甚少再接触到越剧,除了偶尔在一些社媒平台会刷到越剧相关信息。杨宁宁认为,包括越剧在内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离不开线下社区活动的开展与线上社媒的传播,只有让人们真正亲身接触到传统文化,才更能真切地使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留下重要的地位,同时,线上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也无疑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本次走访立足于越剧这一传统文化,旨在从越剧出发探寻传统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传承与创新。在走访中,我们不难发现在部分地区,越剧这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当地的传统习俗所带来的文化活动脱不开干系,与此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传统文化传承的难题——在年轻一代中有限的传播、城市化的冲击,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探寻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图/杨心玥 文/杨心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