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三下乡

青春的誓言 历史的回响

发布时间:2025-08-08 关注:

来源:山东英才学院,追梦少年实践团

                                                                                                      青春的誓言 历史的回响
庄严的仪式: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图为实践团成员常家铭 刘振宇 李鹏程 赵锡佳 刘文甲 李昀轩 王焜铎
为了铭记历史,缅怀烈士,追梦少年实践团在7月11日—7月18日来到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烈士山路东段历城革命烈士陵园开展了为期8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在庄严的祭扫仪式中拉开帷幕。在陵园悼念广场上,全体成员身着素衣,整齐列队,面向“前仆后继”主题雕塑肃立。伴随着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仪式正式开始。学生代表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全体成员默哀一分钟,向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英勇献身的烈士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当国歌奏响,凝视着烈士纪念碑时,一种前所未有的历史厚重感和时代责任感涌上心头。”一名实践团成员在日记中写道,“这不仅是一次仪式,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整个仪式流程参照了规范的烈士祭扫仪式,包括奏唱国歌、集体默哀、敬献花篮、重温入团誓词等环节,确保了活动的庄重性和教育意义。在鲜红的团旗下,青年学子们举起右拳,重温誓言,铿锵有力的声音在陵园上空回荡,表达了新时代青年继承先烈遗志、投身强国建设的坚定决心。
 
 图为实践团成员李昀轩刘振宇 李鹏程 王焜铎
躬行的实践:触摸有温度的历史

与传统的参观不同,“追梦少年实践团”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躬行实践”中,力求让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有温度的记忆。
图为实践团成员赵锡佳 李鹏程 刘振宇 王焜铎 常家铭
 
 
寻访无名英雄:让每一个牺牲都被铭记

在陵园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历城革命烈士陵园安葬着1733名烈士,其中有名烈士932名,但仍有801名烈士的姓名尚未确认。这一数字深深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学。实践团成员主动参与到“为烈士寻亲”的辅助工作中,协助整理档案资料,并聆听了陵园工作人员讲述的寻亲故事。近年来,山东省已通过DNA比对等技术为上千名烈士找到亲人,这项工作仍在持续进行。实践团团长王博教授表示:“让学生们了解‘无名’背后的故事,比单纯的瞻仰更有冲击力。这让他们明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由无数个具体、鲜活的生命换来的,每一个牺牲都值得被永远铭记。”
图为实践团成员刘振宇 王焜铎 赵锡佳 李鹏程 常家铭
数字传承:让红色故事“活”起来
为了让更多同龄人了解英烈事迹,实践团发挥专业特长,开展了“红色故事数字化”项目。他们深入挖掘陵园官网上的红色故事资料,如济南战役炮兵英雄孔庆三、抗日英雄尹天佑等烈士的事迹,制作了一系列短视频和图文推送,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传播。这种创新的传播方式,符合济南革命烈士陵园(济南战役纪念馆)对志愿者新媒体技能的要求,也让厚重的历史以更生动、更易于接受的形式走近了更多年轻人。
 
时代的共鸣:红色教育的青春回响

“追梦少年实践团”的活动并非个例,而是当前中国高校深化思政教育、推动红色资源融入育人全过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山东省内多所高校,如济南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纷纷组织学生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
图为实践团成员常家铭 刘文甲 刘振宇 李鹏程
这些活动旨在引导青年学生走出“象牙塔”,在实地、实践、实情中感悟历史,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个人成长。正如一位实践团成员在活动总结中写道:“一周的时间很短,但这次经历将在我们心中埋下信仰的种子。先辈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我们唯有努力学习,增长本领,才能告慰英灵,真正做到‘这盛世如您所愿’。”
随着“追梦少年实践团”活动的圆满结束,他们带走的不仅是满满的感动和收获,更留下了一份新时代青年对历史的庄重承诺。这片安息着英烈的土地,也因这些年轻的身影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希望,英雄的精神火种,正在青春的接力中熊熊燃烧,代代相传。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