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三下乡

溯处州文脉 燃传承星火——南京财经大学学子深耕丽水文化根脉

时间:2025-07-25 关注:
        为深入挖掘浙西南地域文化基因,理解自然与人文共生逻辑,助力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南京财经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五感耕云”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2025年7月17日前往丽水市博物馆,开启一场以“探寻浙西南文化根脉”为主题的实践调研。团队成员穿梭于展厅与场馆间,在文物与史料中,解开丽水历史文化密码,感悟地域文化传承的力量。
        建筑为序:开启文化感知之门
        丽水市博物馆坐落于莲都区,其建筑设计成为实践团队感知当地文化的“序言”。外观上,仿岩石肌理的干挂石材与玻璃幕墙巧妙融合,以“秀山丽水”为意象,将自然山水与人文建筑相联结。当团队成员踏入场馆,挑高空间搭配青瓷纹样浮雕、地面瓯江流域地图,瞬间营造出厚重的文化氛围,引导大家从建筑语言过渡到历史文化的深度探索。
图为丽水市博物馆照片 周雪雪 供图
        展厅解码:文物史料中的历史脉络
        据统计,丽水市博物馆拥有丰富的文物藏品,总数达14951件/套,其中珍贵文物218件/套。这些文物涵盖了历史、艺术、民俗等多个领域,是丽水历史文化的生动见证。跟随手册的指引,成员们首先来到了“秀山丽水”展厅,踏入展厅,仿佛开启一场连接自然与人文的时空之旅。开篇的主题展板,用简洁文字与全景图片,勾勒出丽水“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轮廓,为团队成员理解后续内容奠定了基础。展厅空间设计巧妙,以“山--水--人”为叙事线索,通过生态复原场景、文物陈列、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将丽水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层层展开,引导团队成员沉浸式感受地域文化的深厚底蕴。
        穿过长廊,成员们来到了“括风瓯韵·丽水历史文化陈列”展厅,团队成员围绕古地图、前言展板展开细致调研。从古代“括州文化”起源讲起,成员们沿着展板文字与古图线索,梳理丽水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不同朝代的人文兴衰、商贸往来、民俗传承,在交流探讨中逐渐清晰。展柜内,青瓷、古钱币、畲族服饰等文物成为“历史讲解员”。成员们俯身观察,从青瓷的釉色纹路推测古代制瓷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借畲族银饰的图案造型,解读畲族文化符号背后的民族故事。在一件件文物的细节挖掘中,丽水历史文化传承的生动图景逐步拼凑完整,让团队成员触摸到地域文化基因的独特纹理。
图为团队成员细观古物 田诗颖 供图
        最后,跟随着场馆内箭头的指引,成员们来到了自然标本展区。各类鸟类、动植物标本搭配生态场景复原,直观呈现丽水丰富的自然资源。成员们记录标本展示与文化阐释的关联,思考自然环境下如何塑造当地人文的发展——从生态多样性看丽水“生态立市”理念的历史根基,理解自然与人文在地域文化基因中的共生逻辑,为后续文化传播研究积累素材。
图为团队成员了解展馆前言 周雪雪 供图
        实践思考:以专业赋能文化传播
        作为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的实践团队,成员们在调研中融入专业思考,观察博物馆展陈设计、讲解体系,探讨如何通过新媒体手段、故事化表达,突破传统博物馆传播边界,让丽水文化“走出去”。团队成员表示,将梳理调研所得,从文物故事挖掘、生态与人文关联阐释等角度,用文字、短视频等形式,把丽水市博物馆承载的文化基因转化为大众易接受的传播内容。
从建筑感知到文物解读,再到传播思考,此次丽水市博物馆之行,团队成员以实地调研为基础,深入解码浙西南文化根脉。用脚步丈量历史,以专业视角记录文化,不仅为自身积累实践经验,更为丽水地域文化传承与交流注入青春力量,让浙里文化在新时代传播中展现新活力。
 
作者:虞馥宁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