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以AI技术为翼,助那白鸭产业振翅高飞

时间:2025-07-16 关注:
为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实践,2025年7月8日,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团委组建的“职”惠乡村AI科技创新暑期社会实践研学团,赴崇左市扶绥县山圩镇那白村开展实地调研。团队聚焦当地特色产业那白鸭的养殖现状、生态价值及文化潜力,以专业学识赋能乡村产业升级。
研学团通过实地走访养殖基地、与村委座谈等方式,全面掌握那白鸭产业发展脉络。团队运用AI技术为养殖基地设计灵动的那白鸭IP形象,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品牌建设,推动那白鸭从“单一农产品”向“特色文化符号”跨越,实现产业价值的多维提升。
图为研学团师生参观那白鸭养殖基地。蒙秋璐 供图
政企校协同:AI破解品牌发展瓶颈
在专题座谈会上,那白村村委坦诚分享了产业发展困境: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导致终端价格竞争力不足,区域市场辐射范围有限制约规模扩张。研学团结合电商发展趋势,提出“校企联动直播带货+社群精准营销”的破局方案,构建“基地直供保障品质、区域分销缩短半径、电商平台打破边界”的立体销售网络,系统性解决流通环节痛点。
针对品牌辨识度不足的问题,团队依托前期调研数据,运用AI工具生成那白鸭IP形象初稿。设计中巧妙植入壮锦纹样、铜鼓纹路等民族文化符号,既保留农产品的原生态特质,又赋予品牌独特的文化记忆点,为后续开发文创衍生品、拓展文旅融合路径奠定视觉基础。
图为研学团与那白村当地养殖大户交流座谈。邱欣薇供图
数字赋能培训:AI工具激活乡村发展动能
为推动技术落地生根,研学团举办AI制作IP技能培训会。现场通过案例演示、实操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村干部快速掌握基础AI应用逻辑,并重点推介DeepSeek、豆包等适合乡村场景的智能工具,搭建起“AI形象生成-短视频制作-新媒体传播”的全流程实践场景。培训不仅聚焦技能传授,更注重培育数字思维。村干部在学习中逐步探索出AI技术的多元应用场景,让数字乡村的蓝图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路径。
图为研学团队员为那白村村委工作人员、养殖大户开展AI制作IP技能培训。邱欣薇供图
在那白村的实践中,AI技术褪去实验室的抽象光环,成为扎根田间地头的“生产力工具”:它是破解销路难题的新引擎,是重塑品牌形象的巧匠,更是村干部手中撬动产业变革的支点。这场校村联动的实践,让数字赋能从理念转化为看得见的效益——AI设计的品牌形象提升产品溢价空间,直播带货培训带动订单量环比增长,数字思维的普及更激活了乡村自主发展的内生动力。
正如研学团成员所言,青年学子在这场实践中既输出了专业知识,更收获了对乡村振兴的深刻认知。当AI技术与乡土智慧碰撞融合,那白鸭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正越走越宽,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了“技术赋能+文化赋能”的双轮驱动样本。
图为"职"惠乡村AI科技创新研学团全体成员在那白村村委合影留念。颜健供图
作者:谢颖 方妮 易子琳 蒙秋璐 梁秀玲 张灿椿 来源:广西职业师范学院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